福州肿瘤

甲胎蛋白高就一定是肝癌吗

2022-04-19 13:23:52 来源: 福州肿瘤 咨询医生

甲胎蛋白高,就一定是肝癌吗? [标签:url] [标签:科室] 摘要:前几天门诊,一个一脸愁容的小姑娘在男友的陪伴下找到我。“医生我得了肝癌了,该怎么办?”说话声音都发抖,眼泪一直在眼眶中打转,手里还紧紧的攥着体检报告单。 直觉告诉我这又是一个被体检报告单吓坏的人。果然细问之下,小姑娘告诉我她拿到的体检报告单上甲胎蛋白(AFP)为40.7μg/L,高出了正常值。体检医生告诉她,肝癌的病人这个指标可能会高,让她到 科进一步查查。听到这些,小姑娘立马网上约了号,这几天坐立不安,由于压力太大,起了满嘴的泡。安慰了小姑娘并开化验单让她去进一步检查。今天借着小姑娘的事我们来了解一下甲胎蛋白升高是怎么一回事。 甲胎蛋白(AFP)是 标志物中的一项,它是一种糖蛋白,主要在胎儿肝中合成,正常情况下,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尚不到20μg/L。AFP是目前诊断早期肝癌的比较好的血清标记物,在大约80%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中AFP都会升高。而且在症状出现前的6-12月就会出现升高。可以作为肝癌的筛查诊断、 评价及反映病情变化的依据。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AFP升高都由肝癌引起,AFP升高还常见于以下一些情况: 1其他恶性 除原发性肝癌外,大约有50%的生殖腺胚胎 患者也会出现AFP升高,其他少数如胃癌、肠癌或是肺癌中也可能出现AFP升高。 2非恶性疾病: 1)病毒性肝炎在 病毒性肝炎患者,尤其是慢性肝炎活动期患者AFP也会出现升高,一般经治疗后就会下降或者恢复正常。 2)肝硬化少数肝硬化患者也会出现AFP升高,甲胎蛋白的合成可反映肝细胞损害和病变活动的程度:其升高原因主要是由于受损伤的肝细胞再生而幼稚化时,肝细胞便重新具有产生AFP的能力,随着受损肝细胞的修复,AFP逐渐恢复正常 3)新生儿肝炎30%新生儿肝炎可测出甲胎蛋白,发生率随病情的严重度而增加,大多明显增高。 4)其他如肝损伤、充血性肝肿大、共济失调、先天性胆管闭塞、畸形胎儿等也可出现AFP升高,一般增高幅度较小,持续时间也不长。 3孕妇 一般在怀孕3个月后可能出现甲胎蛋白(AFP)明显升高,到7-8月孕妇母血中AFP量就达到最高峰并相对稳定。产后3周左右AFP会慢慢下降,恢复正常。 4新生儿 新生儿也会出现甲胎蛋白的一时性升高,因为甲胎蛋白是胎儿的正常血浆蛋白成分,是胚胎早期的主要蛋白质,胎儿出生约两周后甲胎蛋白从血液中消失。 由此可见AFP升高,并不一定是肝癌。小姑娘进一步的检查结果也证实她不是肝癌,满心欢喜的回家了。没有必要因为一次检查AFP轻度升高就着急上火。但是也不能放任不管,需要配合一些其他检查来确诊是否得肝癌,一般常用的检查有: 1肝功能检查 2病毒性肝炎标记检查:大部分的肝癌患者都有乙肝或丙肝病史。所以怀疑肝癌时一定要进行HBV和HCV的标记检测。常用的是乙肝五项、HBVDNA、HCVRNA检查。 3影像学检查:最常用的有B超检查,如有异常或者诊断不明时还可进行CT和核磁的检查。 如果AFP不高是不是就完全除外肝癌了呢?这个答案也是否定的。大约有20%左右的肝癌患者血清AFP检测是正常的,需要结合上述检查确诊是否得肝癌。 由此可见,甲胎蛋白是诊断早期肝癌的血清标记物。但肝癌的确诊需要结合多项检查的结果进行判断,甲胎蛋白升高这一单项的初步筛查,并不等同于患有肝癌。因此,遇到这样的情况,我们不能立马给自己审判为肝癌,但同时也要有一定的忧患意识,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各项检查,为自身的健康负责。 推荐阅读: 皮肤癌早期症状图片 甲状腺癌患者手术后饮食宜忌要记清 卵巢癌的早期症状 输卵管癌的早期症状 身上的小黑痣能抠吗
TAG: